回收標置

資源永續 循環不息

資源回收再利用讓地球資源循環不息
給下一代更美好的環境

:::

水產下腳料資源化技術-(二)魚溶漿製成技術

  • 廢棄物種類
    動植物性廢棄物
  • 國內外技術
    國外
  • 技術名稱
    水產下腳料資源化技術-(二)魚溶漿製成技術
  • 技術簡介
    水產加工業於宰殺、剝殼等前處理過程中產生之大量水產下腳料廢棄物如魚頭、魚骨、魚廢料等。
    本技術係將下腳料分批鏟入蒸煮機內,在100℃高溫下,蒸煮30~40分鐘,再送入搾汁機中進行固液分離,所產生之魚汁送到發酵槽內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約45至50℃,所需時間約5至8小時;發酵槽之出料經離心分離機再行固液分離,固形物送至魚粉再利用製程,液體部分則經濃縮後,將上層浮油抽出,剩下的即為魚溶漿成品。
  • 技術特點
    1.蒸煮及發酵採密封化,使產生之臭氣易於收集處理,提升作業環境品質。
    2.魚溶漿含水率35~45%,含高蛋白質,可製成胺基酸肥料,具有提高農產品品質的效用。
  • 資源化流程
    資源化流程圖(說明如下文)
    資源化流程說明:水產加工業於宰殺、剝殼等前處理過程中產生之大量水產下腳料廢棄物如魚頭、魚骨、魚廢料等。 本技術係將下腳料分批鏟入蒸煮機內,在100℃高溫下,蒸煮30~40分鐘,再送入搾汁機中進行固液分離,所產生之魚汁送到發酵槽內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約45至50℃,所需時間約5至8小時;發酵槽之出料經離心分離機再行固液分離,固形物送至魚粉再利用製程,液體部分則經濃縮後,將上層浮油抽出,剩下的即為魚溶漿成品。
  • 應用對象及領域
    1.冷凍水產加工業。
    2.資源回收再利用機構。
  • 資源化效益
    本技術進行水產下腳料資源再利用,處理每公噸魚下腳料可得0.1公噸魚溶漿,故以台灣地區水產加工之魚下腳廢棄物年產生量超過8萬公噸來估計,每年自水產下腳料可產製魚溶漿超過8,000公噸。
  • 資料來源
    1.史濟元、倪世標、劉崑山、李汪章等,食品業(冷凍水產)廢棄物資源化示範計畫,1994工業減廢技術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3年6月。
    2.林泗潭、林志城、毛玉麟,水產加工廢棄物資源化,1995國際工業減廢技術與策略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4年11月。
    3.湯玲郎、李汪章,台灣水產加工業之廢棄物資源化管理,長榮學報,民國90年1月。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