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交換中心
自95年1月1日起「資源化產業資訊月刊」停刊
※本網所提供之電子檔案部分為.PDF格式,如無法閱讀, 請自行下載安裝免費軟體[ 中文版Adobe PDF Reader ], 本報版權為 經濟部工業局 所有,歡迎轉載或節錄 惟請註明資料來源※
歷年資源化產業資訊
- 下載
- 廢錫鉛渣回收再利用
- 案例介紹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1期
- 一、廢棄物產生過程於半導體封裝製程中,完成晶粒焊接、金線焊接及壓模等封裝程序後,尚須進行封裝完成半成品連接腳(Lead)之表面鍍錫作業,本案例廢棄物來自「鍍錫處理」及「錫剝離」等單元,其廢棄物來源簡述如下。(一)「鍍錫處理」鍍錫槽中採用固態之錫球,除了會隨鍍錫特性變化外,也會隨著槽液使用時間之增加,而導致錫球因表面氧化或電鍍槽底泥包覆之原因,而使電鍍效率降低,故需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錫球之清除及更換,以確保錫電鍍之效率,故會有廢錫鉛渣(錫鉛球)之產生;此外,電鍍機於定期保養過程,亦會產生未完全解離之錫球渣及錫球氧化之不純物等。(二)「錫剝離」就電鍍治具維護清理而言,須利用反電鍍之原理,去除電鍍機輸送鋼帶上所附著之錫鍍層,並將其鍍於錫剝離專用之銅或合金導線架上,經錫剝離後之錫渣亦以廢棄物之型態定期排出處理。二、資源化流程由於廢錫鉛渣係因物理性質之改變及氧化層之形成,依成份分析發現,廢錫鉛渣之主要成份為錫、鉛及銅,故如能有效將金屬氧化層還原,同時去除廢錫鉛渣中之不純物時,便可達成再利用而取代精製純錫錠與鉛錠之部分原料添加量。其再利用操作程序分述如下:(一)「脫氧還原」:由於廢錫鉛渣及廢錫剝離渣中含有大量之金屬氧化物(錫、鉛、銅等),如直接進入精製爐進行加硫除銅精製作業時,廢錫鉛渣中所含之金屬氧化物亦會以爐渣之型態產生,而降低錫、鉛之回收效益,故先利用反射爐以重油加熱至1,400~1,600℃,同時加入焦碳進行脫氧還原反應,將再利用之固態廢棄物中所含之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其反應式如下:(二)「除渣」:廢錫鉛渣及廢錫剝離渣中除錫、鉛外,尚含有其他金屬(如銅、鐵),為提高產品之純度,故於脫氧還原過程中,同時加入造渣材料以去除其中之不純物,本部分之除渣作業主要以去除鐵離子為主,加入含矽化合物之造渣材料,利用矽化合物可與鐵之氧化物結合而形成熔點較高之複合物,以去除廢錫鉛渣及廢錫剝離渣中之不純物,其反應式如下:(三)「加硫除銅精鍊」:經脫氧還原及除渣後產生之粗錫鉛錠中,主要之金屬成份為錫、鉛及銅,由於錫鉛錠產品之CNS 標準規範中對銅之殘存量有一定之限制(以S 級Sn63 之產品而言,銅之殘存量為0.03%以下),故於精製爐作業時,先將純金屬錫錠、鉛錠與粗錫鉛錠依定量比例調配並加熱至完全熔融狀態後(250~300℃),再添加硫磺粉,並持續攪拌,以使粗錫鉛錠中所含之銅與硫磺粉中所含之硫結合反應成為黑色之硫化銅渣(Cu+SCuS),再以人工進行撈除過濾,熔融態之錫鉛液再利用比重判定與分光儀檢驗之方式,以進一步確認銅之殘存量符合CNS 標準規範中對銅含量之限值並調整產品之錫鉛比例,最後經澆鑄成型後即為再利用後之錫鉛錠產品。三、案例評析本案例再利用技術成熟,而如何達到產品規範,則為關鍵所在。因此,建議廢棄物及產品成份分析工作,應於再利用機構內即時完成為宜。換言之,再利用機構之相關成份分析儀器之購置使用及標準作業程序之建立實施,皆有其必要性,如此才能確保產品品質與資源化效益。
- 下載
- 廢棄物篩分技術之探討
- 技術報導設備類型 特點 應用說明...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1期
- 任何一種具資源性之廢棄物在進行回收再利用處理程序之前,通常需要利用分選方式,將欲回收之目標資源化物質與其他物質進行初步分類。事實上,依各種物質之物理化學特性,分選技術種類甚多,本文僅就「篩分」技術之原理、分選效率、影響篩分之因素、設備類型及應用等分析說明之。一、篩分原理何謂「篩分」?一般而言,係利用篩子將資源性廢棄物中小於篩孔之物質濾過篩面,而與留在篩面上之物質(其粒度大於篩孔者)完成分離之過程。至於如何有效完成分離,其關鍵在於置於篩面上之資源性廢棄物必需先呈現「鬆散」且粒度大小分層之狀態,此項工作須藉由物質和篩面間之適當相對運動之助。二、分選效率為評估篩分設備之分離效率,其指標值可以「分選效率」來呈現。其定義如下所示:U = 經過篩孔落下富集物重量F = 加入篩分機之廢棄物總重量技術報導回收率(%) = × 100%U × WuF × Wf排斥率= 1 – 富集物中非資源物質之回收率= 1 – × 100%U × (1-Wu)F × (1-Wf )分選效率= 排斥率× 回收率Wu = 經過篩孔落下富集物中資源物質所佔重量比率Wf = 廢棄物加入篩分機中之資源物質所佔重量比率三、影響篩分之因素「廢棄物性質」、「篩子運動方式」、「篩分設備設計」等均為影響篩分之重要因素,茲簡述如下:(一)「廢棄物性質」資源性廢棄物為乾燥固態時,粒度大小為主要影響因素。若資源性廢棄物為泥態時,則常會使粒度較小之細粒結團或附著於粒度較大之粗粒上而不易過篩。而資源性廢棄物之顆粒形狀對篩分效率也有一定程度之影響,如球形、立方形、多邊形者,其篩分效果較高;長方塊或扁平狀者,其篩分效果則較低。(二)「篩子運動方式」採用不同類型的篩子進行篩分時,其運動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固定式、旋轉式、搖動式、振動式等。一般而言,振動式的篩分效果最好;其次依序為搖動式、旋轉式、固定式等。(三)「篩分設備設計」「篩面寬度」、「篩面長度」、「篩面傾角」、「進料方式」及「傳送動力」等為篩分設備之設計要點,也是決定篩分設備處理能力良窳之所在。四、設備類型及應用一般而言,篩分設備類型可概分為「固定篩」、「格篩」、「棒條篩」、「轉筒篩」、「慣性振動篩」及「共振篩」等。至於各類型之特點及其應用情形,則歸納評析於表一。
- 下載
- 超臨界水回收TDI之介紹
- 專題報導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1期
- 一、基本介紹甲苯二異氰酸酯(Tolylene diisocyanate ,TDI)是聚氨酯(Polyurethane,PU)的原料,聚氨酯可製造泡棉、人造皮、車輛外殼等,在塑膠材料的等級上介於泛用塑膠和工程塑膠之間。TDI 是甲苯經過與硝酸、氫氣及光氣等三個主要反應步驟而得到。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中,有一個年產量3 萬噸的TDI 廠,是目前國內唯一生產TDI 的工廠,台塑南亞的TDI 主要用於PVC 皮及PU 皮加工,除了少數自用外,其餘都外銷。TDI 在純化過程中會產生TDI 殘留物,屬於有害廢棄物。本文介紹日本神戶製鋼公司(Kobe Steel)開發超臨界水(Supercritical water)技術,從TDI 殘留物中回收甲苯二胺 (Toluenediamine,TDA)。何謂超臨界?常見純物質通常具有氣、固、液等三相,但當溫度及壓力超過其臨界溫度(TC)及臨界壓力(PC)時,就進入所謂的超臨界流體狀態。在未達臨界點前,常存在明顯氣、液兩相之間的界面,但到達臨界點時,此界面即消失不見。有些物質在到達超臨界流體相時,顏色也會由無色變成其他顏色,若再經減壓或降溫,又會回復氣、液兩相,常見的超臨界流體有二氧化碳與水。二、廢棄物產生與回收過程日本神戶製鋼公司開發超臨界水技術,從TDI 蒸餾塔底部之殘餘物水解回收得到TDA。超臨界水回收製程對環境是友善的,本技術未使用任何有機溶劑與觸媒,目前回收率超過80%。超臨界水回收TDI 之流程如圖一所示,TDI 經蒸餾純化後,底部的TDI 殘留物使用焚化法直接處理。神戶製鋼公司利用超臨界水水解方式回收得到TDA,回收而得的TDA 再經光氣反應產生(粗)TDI,再送入蒸餾塔中純化處理成TDI。超臨界水水解TDI 的反應如圖二所示,TDI 在超臨界水中與水反應成TDA與二氧化碳,目前回收率超過80%以上,神戶製鋼公司目前已建造完成以超臨界水回收TDI 之工廠。三、案例評析本案例中之日本神戶製鋼公司已有實廠經驗,並曾來台與台塑集團洽談超臨界水回收TDI 技術,取代焚化處理方式。超臨界水回收TDI 的製程是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資源回收技術」,目前回收率超過80%,可減少對國內環境的衝擊。四、參考文獻1.村田德治,”廢棄物の資源化技術”,ォーム株式會社,2000。(ISBN 4-274-02441-5) 2.日本神戶製鋼公司http://www.kobelco.co.jp/eneka/p14/sfe09.htm3.台塑六輕http://www.fpcc.com.tw/six/six_2-1.asp4. 施信民,” 對拜耳TDI 廠的看法”, 台灣環境第91 期
- 下載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再生利用之再生資源項目及管理方式草案
- 法令動態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1期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簡稱環保署)依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第15 條第3 項之授權,擬公告再生利用之再生資源項目。環保署欲公告之再生資源項目需符合「經濟可行性」及「再利用技術可行性」等要件,且不致於對產業界之運作造成衝擊,而所產出之再生產品須具有去化管道。以環保署為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者,包括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環境檢測業及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業等。經環保署審慎評估後,廢資訊物品及廢電子電器物品處理廠(場)拆解產生之鐵、銅、鋁、木材、玻璃、面板玻璃及塑膠等物質之再利用行為因已行之有年,可優先列為公告再生利用之再生資源項目,以提升可再生利用物質之再生利用成效。環保署已於94 年10 月18 日邀請相關政府機關、公會及產業界召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再生利用之再生資源項目及管理方式草案」公聽會,會中提出鐵、銅、鋁等7 項再生資源項目及管理方式草案,該草案要點如下:一、明訂再生資源來源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8 條登記之廢資訊物品及廢電子電器物品處理廠(場)產生之鐵、銅、鋁、木材、玻璃(排除拆除映像管產生之面板玻璃及錐管玻璃或日光燈管之鈉玻璃及管端玻璃)、面板玻璃(不含螢光粉或液晶)、塑膠。二、明訂再生利用用途。三、明訂再生利用業者之資格。四、明訂再生利用業者運作管理方式(一) 本次公告之7 項再生資源項目均免依環保署再生資源再生利用管理辦法第18 條第2 項、第3 項規定隨車攜帶清運證明文件及分類清運,但不得與廢棄物混合清運。(二) 本次公告之7 項再生資源項目若其再生利用量達每年100 公噸以上者,應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再生資源再生利用管理辦法」第6 條規定,向再生利用場(廠)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登記。(三) 本次公告之7 項再生資源項目均屬「清運免網路連線申報之再生資源項目」,依「網路傳輸方式申報再生資源之產出、貯存、清運、再使用、再生利用、輸入或輸出情形之申報格式、項目、內容及頻率」之公告事項三規定,免依公告事項四(二)、五(二)及八(一)規定申報或遞送聯單。(四) 本次公告之7 項再生資源項目之再生產品均應符合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或該產品之相關使用規定,而鐵、銅及鋁等項目之再生產品不得供作飲用水水質處理藥劑。
- 下載
- 硝酸銅廢液回收再利用
- 案例介紹鍍銅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0期
- 一、廢棄物產生過程 印刷電路板製造過程中,印刷電路板需經清刷、除纖維後,並以掛勾吊掛進行鍍銅,此時掛勾下緣部分須伸入至電鍍液面下而被鍍上金屬銅,完成鍍銅後再經三道水洗,洗去附著於掛勾上之電鍍液,隨即卸下印刷電路板。為保持掛勾之勾縫一致,掛架須以45﹪之濃硝酸洗去掛架表面之金屬銅。因此產生硝酸銅廢液,其產生源如圖一所示。 圖一、硝酸銅廢液產生源示意圖 二、資源化流程 由於硝酸銅廢液中的銅含量約9.5%,具極高的回收再利用價值,其再利用操作程序分述如下: (一)「酸鹼中和」:由於硝酸銅廢液pH值小於1,乃屬於酸性。因此,首先以硫化鈉鹼性溶液與硝酸銅廢液反應,形成硫化銅膠羽狀之黑色沈澱物。 (二)「洗滌沈澱」:經酸鹼中和產生硫化銅膠羽狀之黑色沈澱物後,再至清洗槽經清水兩次沖洗沉澱後,將含硝酸鈉溶液之上層液輸送至污水處理池,上層液含有硝酸鈉溶液及少量未沉澱完全的硫化銅膠羽狀之黑色沈澱物,經污水處理後再次沉澱。而另將下層之膠羽狀黑色硫化銅沈澱物進行脫水。 (三)「脫水」:經洗滌沉澱後所得之膠羽狀黑色硫化銅沈澱物,再應用板框式壓濾機過濾處理即成為含水率較低之硫化銅成品。 三、案例評析 依其再利用程序來分析主要再利用原理,其化學反應式如下所示: Cu(NO3)2 + Na2S → 2NaNO3 + CuS↓ 2HNO3 + Na2CO3→ 2NaNO3 + CO2↑+ H2O 而酸鹼中和反應所伴隨發生之放熱反應及所產生之氣體(主要為二氧化碳、其次為氮氧化物及硫化氫)則為控制要點,亦為實務操作成敗之關鍵所在。至於回收之硫化銅固體則可作為煉銅業及塗料業等相關工業原料。
- 下載
- 廢光碟片資源化技術評析(二)
- 技術報導表一、廢光碟片資源化技...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0期
- (二)化學方式 此類細分為「強鹼煮沸法」、「強鹼煮沸加壓法」等方式,各類處理技術分述如下: 1.強鹼煮沸法 強鹼煮沸法之特點在於將附有塗膜之聚碳酸酯置於NaOH水溶液中於約100℃下處理6小時後,就可將塗膜去除。此法會使塑膠材質受到影響,這些聚碳酸酯塑膠料尚需經過清洗才能進行後續之再利用。此法適用於多種類(較不具選擇性)且「單層結構」或者「雙層貼合結構」,然而「破碎」及「去除塗膜」等程序之掌握為其關鍵之所在。 2.強鹼煮沸加壓法 強鹼煮沸加壓法之特點在於將附有塗膜之聚碳酸酯置於10%之NaOH水溶液中,於105℃及0.4MPa下處理,此法可使塗膜去除的更徹底。但是所面臨到之問題與強鹼煮沸法類似,而且相較於強鹼煮沸法,此法對塑膠材質之破壞較嚴重。 二、綜合評析 基本上,如何評析廢光碟片資源化技術成熟否?依個人長期從事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實廠輔導經驗,建議可從三個層面來考量:亦即「技術操作性」、「二次污染風險」、「經濟可行性」等。現將前述各類廢光碟片資源化技術之介紹彙整分析,以簡要方式呈現於表一,謹供各界參考。其中「技術操作性」在於考量實廠設施操作順暢及處理對象限制(「單層結構」或「雙層貼合結構」)與否?「二次污染風險」在於考量資源化過程所衍生之二次污染問題處理難易與否?「經濟可行性」在於考量設置操作成本及資源化產品效益如何?
- 下載
- 汽車製造業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現況(二)
- 專題報導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0期
- 三、廢棄物清理現況及遭遇問題分析 各類廢棄物申報清理及再利用現況,如表一所示。經歸納分析結果顯示,廢棄物採焚化、固化及掩埋處理之比例仍然偏高,今針對部分已進行回收再利用之廢棄物說明如下: (一)廢木材類回收再利用方式包括再製成木箱或棧板,以及作為磚廠輔助燃料等。 (二)廢溶劑類回收再利用方式主要為蒸餾再生。 (三)污泥類回收再利用方式主要為乾燥調配製成土壤改良劑或建材原料。 (四)廢塑膠類回收再利用方式主要為再生塑膠粒。 (五)廢油類回收再利用方式主要為蒸餾再生。 表一、汽車製造業廢棄物清理現況 廢棄物種類 清理現況 生活垃圾 委託焚化處理、委託掩埋處置 廢木材 再製成木箱或棧板,以及作為磚廠輔助燃料 無機性污泥 乾燥調配製成土壤改良劑或做建材原料、委託焚化處理、委託掩埋處置 廢油漆、漆渣 蒸餾再生、委託焚化處理、委託掩埋處置 廢液閃火點小於60℃(不包括乙醇體積濃度小於24%之酒類廢棄物) 蒸餾再生、委託焚化處理 焚化爐底渣 委託掩埋處置 廢塑膠混合物 委託焚化處理、委託掩埋處置 有機性污泥 乾燥調配製成土壤改良劑或做建材原料、委託掩埋處置 廢棄物種類 清理現況 廢油混合物 蒸餾再生、委託焚化處理 污泥混合物 委託掩埋處置 土木或建築廢棄物混合物 委託掩埋處置 噴砂廢棄物 委託掩埋處置 非有害有機廢液或廢溶劑 委託焚化處理 廢紙混合物 委託焚化處理 廢塑膠容器(PS發泡) 再生塑膠粒 鉛及其化合物(總鉛) 委託固化處理 廚餘 醱酵有機肥 廢橡膠混合物 委託焚化處理 廢纖維或其他棉、布等混合物 委託焚化處理 廢電線電纜 回收銅及塑膠 焚化爐飛灰(屬一般事業廢棄物者) 委託掩埋處置 電鍍製程之廢水污泥 委託固化處理 廢活性碳 再生活性碳 廢布 委託焚化處理 廢紙 再生紙製品 不含多氯聯苯(低於50ppm)但含油脂之廢變壓器、廢電容器 廠內暫存 資料來源:環保署事業廢棄物管制中心申報資料彙整 除上述已進行回收再利用之廢棄物外,汽車製造業之廢棄物處理遭遇問題如下: (一)部分廢棧板為木材、發泡塑膠及碳鋼之複合材質,不易進行再利用或拆解回收。 (二)廢塑膠包裝材種類複雜(包括PS泡棉、PE泡棉、PU泡棉(硬質且表面附PE膜)、PE包裝膜、PP瓦楞板)且體積龐大,不易貯存分類回收。故除少數較潔淨之PE包裝膜及PP瓦楞板可進行回收販售外,其餘廢塑膠均與生活垃圾混合,申報為生活垃圾並委託清除焚化或掩埋處置。 (三)由於廠內VOCs總量管制規定,降低業者於廠內設置廢溶劑回收設備之意願,故廢溶劑、廢油漆及漆渣部分,業界普遍委託焚化處理,所費不貲。 (四)廢水污泥及磷酸鹽底泥部分,業界均委託掩埋處置,所費不貲。 (五)業者對於各類廢棄物再利用機構之資訊瞭解不足,影響廠內分類貯存回收及設施之規劃。 四、推動廢棄物再利用 93年度兩家汽車製造廠廢棄物再利用之輔導,以廢水污泥、磷酸鹽底泥、廢塑膠等三類廢棄物為推動重點。 廢水污泥普遍採掩埋處置方式,由於其產生量較大且性質較不穩定,因此現階段推動再利用方向係作為磚瓦製品之添加料,利用磚瓦製品高溫製程及市場需求量較大之特性,達到穩定化之目標。本專案輔導汽車製造廠與磚瓦製品廠共同進行可行性評估試驗,其再利用處理流程如圖三所示,證實在適當配方設計及操作條件下,此種再利用方式應為可行之方案。故汽車製造廠與磚瓦製品廠目前已依「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之規定,著手向經濟部工業局提出再利用試驗計畫。 計量 計量 壁磚 原料 、 土 高壓成型 乾燥 燒結 噴霧造粒 混合研磨 過篩 廢水污泥 圖三、廢水污泥再利用處理流程 磷酸鹽底泥亦普遍採掩埋處置方式,由於其主要成份為磷酸鹽混合物,適合回收再生作為磷酸鈉之原料。因此,輔導汽車製造廠與磷酸鈉製品廠共同進行可行性評估試驗,其再利用處理流程如圖四所示,證實在適當操作條件下,此種再利用方式應為可行之方案。 圖四、磷酸鹽底泥再利用處理流程 廢塑膠方面則輔導廠商加強廠內產源分類,建議於各部門先將各類廢塑膠分類暫存,再運送至集中管理貯存區,除可降低集中管理貯存區作業人員工作負荷外,並避免廢塑膠遭受油漬污染,達成提升各類廢塑膠回收率的目標。 綜言之,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再利用可達到減少廢棄物掩埋量及提升資源化產值之雙重效益。汽車製造業每年產出之各類污泥計有1,438公噸,若完全資源化處理,可節省約430萬元之掩埋處置費用,並創造約220萬元之資源化產值;各類廢塑膠產出量計有201公噸,若完全資源化則可節省約60萬元之掩埋處置費用,同時創造約200萬元之資源化產值。 五、結語 經濟部工業局鑑於解決廢棄物清理問題的對策,不外乎預防廢棄物產生、減少廢棄物排放及進行廢棄物回收處理等。因此,近年持續輔導相關產業進行綠色設計、廠內管理、製程改善及末端回收等管理制度之推行,促使廢棄物減量及資源回收再生成效已逐年提升。目前針對汽車製造業之廢水污泥與磷酸鹽底泥之再生利用初步評估及試驗結果顯示已屬可行,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再利用機構之試驗計畫與許可申請;廢塑膠方面則有賴廠方落實分類貯存工作,以提高各類廢塑膠之回收率,同時便利後續資源回收作業。而針對複合材質廢棧板不易拆解、回收之特性,則有賴產、官、學、研各單位共同持續努力,方能將汽車製造業廢棄物完全回收再利用。
- 下載
- 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即將增修訂
- 法令動態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30期
- 「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再利用管理辦法)於91年1月9日發布施行,並於92年6月11日修正發布後迄今已2年,為使規範符合實際運作需求,將於本(94)年度進行修訂,目前已完成修訂草案,訂於10月28日及11月4日分別於北、南辦理產業徵詢座談會,以廣納產業意見,作為修定參考。產業徵詢座談會相關資訊請上「資源化工業網」網址:http://proj.moeaidb.gov.tw/riw/。 本次修訂草案重點說明如下: 一、修正再利用許可申請表 取得再利用許可之工廠,其製成之再生產品若銷售管道受阻,造成再生產品大量堆置,將產生管理上的風險,因此,擬於再利用許可申請表「再利用計畫書內容」之「再利用產品銷售計畫」中,要求再利用機構明確提出再生產品再利用用途及銷售對象,並增列「異常運作處理計畫」,要求其提出再生產品庫存量超過貯存容量時之處理計畫,讓主管機關經濟部能事先瞭解再生產品是否有其銷售管道,並作為後續現場追蹤查核之依據。 二、訂定再利用運作與許可申請書內容差異之處理方式 許可再利用機構於運作時面臨如:清運車輛改變或衍生廢棄物與未再利用廢棄物清理方式改變;許可再利用量之變更,僅涉及再利用機構收受來源數量之調整,並未超出總許可再利用量,亦未涉及其他變更事項等問題時,是否須重新申請或僅須變更許可申請書內容,於現行再利用管理辦法中並未明定。 為避免造成業者與主管機關行政檢查之困擾,擬針對許可再利用機構運作後產生與許可再利用計畫書內容不符時,以其變動情形是否會產生再利用主體之改變,作為判別是否須重新申請許可之依據,並於管理辦法中明訂審查通過之再利用計畫書內容與再利用機構實際運作產生差異時,須重新申請、核備或備查之要件,以降低業者運作之困擾。 三、放寬通案再利用許可契約書備查期限 依據再利用管理辦法第11條之規定,再利用機構於獲得通案再利用許可後,與事業訂定契約書之30日內應向經濟部辦理備查,但因部分較大規模之公司簽訂契約書時,常需經層層審核,造成延誤報備而觸法,使業者產生困擾,擬將報備期限由30日內之規定酌予放寬至45日內。 四、放寬通案及個案許可文件之變更期限 有關個、通案再利用許可文件所記載事項中再利用機構名稱、地址、負責人變更時,再利用機構應自事實發生日起15日內申請變更,但因各公司進行資料變更作業期程不同,擬將申請期限由15日內之規定予以放寬至30日內。
- 下載
- 廢液晶玻璃回收再利用
- 案例介紹玻璃基板基板清洗薄膜顯...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29期
- 一、廢棄物產生過程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製造是在兩片很薄的導電玻璃(一片是彩色濾光片,另一片是有電晶體的玻璃基板)中間灌入液晶,兩邊再貼上偏光板,然後加上驅動電路、背光模組及框架。其製程可概分為三大部分,亦即「TFT陣列基板(Array)」、「面板組裝(Cell)」、「模組組裝(Module)」等。本案例廢棄物只針對「面板組裝(Cell)」產生之廢液晶玻璃,不包括其他「素玻璃」或「黑玻璃」等,其產生源如圖一所示。二、資源化流程 (一)「前處理」:如廢液晶玻璃片尺寸過大時,先以怪手進行破碎後,再送入破碎機破碎成玻璃粒。然後將含液晶之玻璃粒送至蒸發爐,將液晶蒸出或成份破壞。 (二)「混料」:將已去除液晶之玻璃粒,送至球磨機研磨成200mesh以下之玻璃細粉。然後以適當比例摻配於原料土中,進行擠壓混拌,即可初步得到均勻混練之製磚原料土。 (三)「製坯」:由調節製磚原料土之供料機,將原料土導入螺旋攪拌機,並利用自動加水系統控制原料土之含水率,在導入射出成型機之前由機器抽真空,加強其密和度。 (四)「乾燥」:將前一單元完成之粗坯送入生坯預備線上,以自然陰乾方式靜置至少36小時後導入磚坯烘乾窯乾燥。 (五)「燒結」:以漸進式加溫和連續進料方式燒結,燒成窯內分為漸進料預備常溫段、加溫段及高溫燒結段。 三、案例評析 本案例各再利用單元均有其控制條件,如「前處理」之液晶蒸發爐溫度;「混料」之含水率及添加比率;「製坯」之含水率及攪拌效率;「乾燥」之含水率;「燒結」之溫度等。資源化技術雖然成熟且簡單,但是品管方面是重點工作,如何符合「產品規範」及「環保考量」為其首要之務。在「產品規範」方面,依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之CNS標準,建築用紅磚需符合「建築用普通磚標準(CNS382)」及「建築普通磚檢驗法(CNS1127)」。在「環保考量」方面,進料性質應依環保法規確定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如此才能符合安定化、無害化之再利用原則。
- 下載
- 廢光碟片資源化技術評析(一)
- 技術報導風乾風乾研磨研磨自動進... / 資源化產業資訊 第29期
- 一般而言,「光碟片」主要可區分為CD(Compact disk)與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二大類。如以主要結構而言,有「單層結構(如CD-R、CD-RW、CD ROM等)」及「雙層貼合結構(如DVD±R及DVD±RW等)」等,其中「單層結構」為透明塑膠層(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金屬反射層、油墨保護層等;「雙層貼合結構」為兩層PC塑膠中間塗佈金屬反射層。就資源回收角度而言,雖廢光碟片於自然界環境中為安定無害之物質,如考量簡便處理方式,則焚化、掩埋等途徑均可達成無害化之目標,但由於其材質均為高價值資源,故資源化再利用應為必要之趨勢。 綜觀國內外現況,歐美各國早已將廢光碟片再利用成多項資源化產品。其中,德國拜耳公司於十幾年前即從事廢光碟片回收處理技術之研究,並於七、八年前成立廢光碟片回收事業;至於亞洲地區,因盜版事業盛行,故將廢光碟片回收重製成光碟之方式使用廣為盛行,其中台灣亦有部分廠商將再生料應用於其他產品之添加,以節省原料成本。 在光碟片結構組成中,主要材料包括透明塑膠層(聚碳酸酯)、反射層、油墨、保護膠等四種,其中聚碳酸酯塑膠占最大量。基於以上認知,本文在探討廢光碟片資源化技術之際,則著重於聚碳酸酯塑膠資源化,而非極少量之貴金屬回收。當然兩者兼備,誠屬完美! 一、廢光碟片資源化技術 廢光碟片種類可概分成白片(料頭、貫碎不良品)、染色片、鍍金廢片、鍍銀廢片、鋁片等。又以形狀來分可分為完整圓片及碎片。而產源則來自製造業(如料頭及貫碎不良品、染色失敗、濺鍍失敗、印刷報廢片、品管不良品等)或消費後之廢棄物(即法定「一般廢棄物」)。目前可應用之資源化技術,大多以廢光碟片來源及結構組成而定,可分為「物理方式」及「化學方式」兩種,分述如下:(一)物理方式 此類細分為「乾式」、「濕式」及「噴式」等三種方式,各類處理技術分述如下: 1.乾式處理 乾式處理適用於「單層結構」者,設備自動化程度高,但耗損率大(每片約0.5克)。其簡要流程如下:2.濕式處理 濕式處理之特性為耗損率小、處理量高、回收金屬較容易且設備成本便宜,但其缺點為污染性較高、選擇性大(不同種類即有不同處理方式)。其簡要流程如下:3.噴式處理 其原理是藉由介質(如水或砂或小鋼珠)吹向欲去除塗層之標的物,而將其去除。介質不同即有不同之衍生問題,如廢砂、粉塵或廢水處理等問題。另外,實際處理則侷限於廢光碟表面之形狀及曲度複雜者較難處理且不具自動化大量處理之效能。其簡要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