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資訊
技術文章查詢
可依各項條件 選擇 或 輸入關鍵字 後按 查詢 按鈕查詢
技術文章列表
-
其它廢棄保麗龍再生為離子交換材料可行性探討
作者/出處:楊禎祿等/工業污染防治第134期
本研究係以四氫呋喃(thf)和二甲基甲醯胺(dmf)的等比例混合液做為溶劑,用以溶解聚苯乙烯與廢棄保麗龍等樣品。並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在50g/l 溶液濃度、電壓15k 及流率1.0ml/hr 實驗條件下,可將聚苯乙烯及廢棄保麗龍再...
-
其它探討淨水場廢污處理與再利用
作者/出處:張琰竤/工業污染防治第131期
淨水場淨水過程將原水中含泥砂、微生物、有機物等雜質去除的同時,也會產生許多廢污(廢水及淤泥),其特性包括物理、化學特性、固體組成成分及產生量等。淨水場廢水處理方式分為直接迴流及處理後迴流或放流,常見處理技...
-
污泥熱泵乾燥機結合狹點技術用於污泥乾燥效益評估
作者/出處:段紀義/工業污染防治第129期
本研究針對板框脫水污泥,以批次操作使用循環空氣乾燥機乾燥,含水率由68%降至30%。研究模擬三個案例:案例c1為傳統循環空氣乾燥機,使用鍋爐蒸氣與冰水機製作熱水與冰水提供污泥乾燥用。案例c2探討熱泵取代鍋爐蒸氣與...
-
其它生質物熱解液化轉製航空生質燃料用油技術
作者/出處:謝哲隆/工業污染防治第129期
熱裂解液化生質物技術是一個產製生質航空燃油可行的方向。一般生質航空燃油的原料有生物性油脂(例如:大豆油、痲瘋樹油、廢食用油等),生產技術主要需先進行加氫處理,然後進行異構化及選擇性裂解反應,產生十至十六碳...
-
爐碴及灰渣還原碴做為水泥生料燒製環保水泥之研究
作者/出處:林凱隆、羅康維/工業污染防治第128期
本研究首先調查還原碴及泥渣廢棄物產量與來源及其物化特性,再進行環保水泥特性評估,盼望能建立泥渣及還原碴之化學組成條件及作為水泥之替代生料,冀望能在處理廢棄物處置問題的同時,亦能開發出新的環保水泥材料,達...
-
污泥都市下水污泥轉換能源技術
作者/出處:江康鈺等/工業污染防治第128期
本文蒐集國內外近50 餘篇熱轉換能源技術之相關文獻,期藉由彙整相關技術原理、操作特性與應用實績等資訊,並利用強弱機危(strength,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wot)綜合評析,提出都市下水污泥能源轉...
-
污泥利用浮選技術分離矽泥之研究
作者/出處:李珣琦等/工業污染防治第127期
在矽泥的分選中,品位及回收率是2個重要的指標。本研究利用浮選法將矽泥中的矽及碳化矽分離,同時參考氧化還原電位作為浮選的影響參數,希望藉由氧化還原電位的控制,可以提高品位及回收率。經由浮選法分離矽泥之結果...
-
廢玻璃燈管玻璃再利用產業永續管理與發展
作者/出處:王嘉慶/永續產業發展季刊第72期
廢燈管首要任務就是先將含汞物質回收,並提高可資源化材料再利用比例,其中資源化比例最高的回收材料為廢玻璃,直管燈管約有90% 之碎玻璃,非直管則約有40~50%。
-
其它廢棄物與永續資源管理之國際發展
作者/出處:劉坤興等/永續產業發展季刊第72期
smm 的操作型定義為「永續物料管理是一種方法,其目的為促進永續物料使用,採用物料生命週期概念貫穿、整合各式行動,以降低環境負面衝擊及維護自然資源,同時將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納入考量」。
-
其它臺灣資源循環產業之永續發展策略
作者/出處:張啟達、鄒倫/永續產業發展季刊第72期
地球永續發展係21 世紀人類共同的願景,廢棄物雖是人類日常生活及產業活動無法避免的產物,為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人們價值觀亦有調整的必要,即「廢棄物是被錯置的資源」;「循環資源」或「廢棄物」,其宿命繫於你我...
-
其它資源循環未來展望-永續物料管理在國內的發展
作者/出處:洪榮勳/永續產業發展季刊第72期
永續物料管理源於永續發展的精神,其牽涉到經濟與環境、自然與人等維度複雜的互相影響,需整合各層級各單位的管理,環保署為推動永續物料管理制度,草擬資源使用效率提升推動計畫,積極發展國家層級策略與部門分工,建...
-
其它資源再生產業推動成效與展望
作者/出處:呂正華、林明傳、劉蘭萍/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59期
廢棄物產生量多寡與資源有效運用具高度關聯性,根據環保署99年度資源回收再利用年報指出:我國99年度廢棄物總產生量約2,596.1萬公噸,其中一般廢棄物為787萬公噸,事業廢棄物為1,809.1萬公噸。事業廢棄物中以工業廢棄...
-
其它廢棄物管理未來展望-從資源循環至循環經濟
作者/出處:吳盛忠/綠基會通訊第40期
環保署為推動永續物料管理制度,草擬資源使用效率提昇推動計畫,發展國家層級策略與部門分工,建置分析工具以掌握國內資源使用狀況,期望未來可運用於關鍵資源的篩選與管理。現階段,除前述計畫與工具的發展外,規劃運...
-
其它循環經濟創新商業模式探詢
作者/出處:王建彬、林原慶/綠基會通訊第40期
隨著2000 年後來自於亞洲、中南美洲等龐大人口的新興市場人均所得攀升,急速膨脹的中產階級需求推升大宗商品(commodity) 價格飛升,過去全球經濟發展的單向高度消耗模式正快速走向盡頭。
-
其它循環經濟時代談台灣產業發展
作者/出處:陳良棟/綠基會通訊第40期
以包裝飲料的寶特瓶循環利用為例,最早由環保署徵收押瓶費,在其廢棄階段由於有利可圖,業界配合建立回收系統,在其產業鏈成形後,取消押瓶費徵收,業界自行發展回收原料產品的認證管理系統,並發展出我國聞名國際的寶...
-
其它從資源消耗邁向永續發展-我國的循環經濟轉型之路
作者/出處:鄒倫、楊智凱/綠基會通訊第40期
「減量化」所指的並非是透過管末處理的方式減少廢棄物的產生,而是由源頭降低生產及消費過程對於物質及能源的需求。對於產業而言,提升利潤為營運的首要任務,因此透過製程優化提升資源使用效率,為產業接受並廣泛實施...
-
其它物料循環案例介紹
作者/出處:劉蘭萍等/綠基會通訊第40期
經統計至103 年底,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率已由91 年之56%大幅提升至80.6%,年再利用量從91 年804 萬公噸至103 年達約1,402.5 萬公噸,其資源再生量能提升約達44%。每年不但減少1,402.5 萬公噸廢棄物處理所造成之資源浪...
-
其它台灣資源循環經濟之策略發展
作者/出處:張添晉、羅方辰/綠基會通訊第40期
「循環經濟」一詞包含許多領域,如「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及「低碳經濟」等,而「循環經濟」是以天然資源為核心的經濟體系。隨著全球人口之成長,所需開採資源愈多,人類於未兼顧環境保護之情況下,持續不斷開採資...
-
其它台灣資源循環產業轉型升級的策略
作者/出處:張啟達/綠基會通訊第35期
-
其它中國大陸資源循環市場的發展趨勢
作者/出處:張啟達/綠基會通訊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