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永續 循環不息

資源回收再利用讓地球資源循環不息
給下一代更美好的環境

:::

113年工作成效

一、掌握資源再生產業資訊及健全法令制度

(一) 分析資源再生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

更新資源再生廠商再生物料資訊,並完成113年再利用現況與產值分析,再利用量為1,399.1萬公噸,再利用率為81.7%,資源再生產業產值達806.3億元。

(二) 研析資源再生相關法令
  1. 檢討研修訂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與附表再利用種類管理方式。
  2. 檢討廢酸洗液、廢潤滑油及有機質肥料之再利用運作規定;辦理3場次再利用相關法規修正座談會,討論研擬修正再利用管理方式內容之適切性。
  3. 辦理3場次經濟部再利用相關法令宣導說明會。
  4. 辦理再利用產品環境監測報告備查作業。
(三) 研修訂資源再生產品國家標準或施工綱要規範草案
  1. 彙整歷年函送之國家標準及施工綱要規範草案審查與修訂情形。
  2. 配合標檢局及工程會之審查進度研提意見或出席審查會議。

二、再利用審查運作管理

(一) 辦理再利用許可審查

完成85件再利用申請案審查,總計84件申請案取得再利用許可。

(二) 協助維護「資源回收再利用資訊管理系統」及「再生產品申報系統」

完成4廠次共同清除處理機構現場督導查核作業,提升其營運管理成效,以及受理1家共同處理機構許可展延申請與1家共同處理機構1件次許可變更作業,以及4季之營運紀錄正確性及合理性查核。

(三) 協助維護「資源回收再利用資訊管理系統」及「再生產品申報系統」
  1. 完成「資源回收再利用資訊管理系統」維護並登錄581件案件資料,及完成每月1份之再生產品流向申報情形分析、許可再利用機構再利用運作資料申報情形報告。
  2. 完成每月1份依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規定線上申報最終使用流向之廠商申報情形報告。
  3. 完成每月1份電弧爐碴再生粒料清運機具裝置即時追蹤(GPS)與聯單之廠商申報情形分析報告。

三、再利用運作查核及查訪管理

(一) 督導查核產源機構或再利用機構再利用運作情形

完成197廠次再利用機構督導查核,其中有31廠具違反廢棄物相關法令情事。

(二)  查訪產源機構或再利用機構再利用需求及運作情形

完成151廠次再利用機構之查訪,其中有40廠具違反廢棄物相關法令之情事。

(三) 辦理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備查作業

完成13,078件鋼爐碴及煤灰等再利用種類之備查作業,其備查事項包括鋼爐碴經再利用程序產出物之戴奧辛及有毒重金屬檢測之採樣通知與檢測報告、再利用產品品質檢測報告、膨脹量檢測之採樣通知與檢測報告、鋼爐碴再利用契約書、再利用產品買賣契約書、最終再利用產品銷售使用紀錄、鋼爐碴有毒重金屬、戴奧辛及氫離子濃度(pH值)檢測之採樣通知與檢測報告,及煤灰、廢鑄砂、感應電爐爐碴(石)、化鐵爐爐碴(石)、廢噴砂之再利用產品銷售使用紀錄。

(四) 加強電弧爐碴流向管理

完成4件再生粒料環境用途溶出、5件鋼爐碴再利用產出物膨脹量檢測及21件鋼爐碴再利用產品最終使用地點追蹤作業。

四、資源再生產業淨零碳排及資源循環整合輔導

(一) 輔導資源再生產業碳盤查

完成10 家資源再生業者碳盤查輔導,協助建立盤查清冊及製作溫室氣體盤查輔導報告。

(二) 評估使用二次物料減碳效益

分析及建立二次物料主要再利用技術碳排情形及其減碳效益並研提評估報告。

(三) 輔導中小型資源再生產業低碳轉型
  1. 輔導3廠資源再生業者導入循環經濟措施或低碳技術,並評估減碳效益。
  2. 輔導1家中小型製造業應用資源再生業者生產之循環材料或低碳燃料,3並評估供應鏈之二次物料使用減碳效益。
(四) 資源循環整合輔導
  1. 辦理1場次113年度資源再生產業競爭力提升計畫說明會。
  2. 輔導5家廠商並提供資源循環建議或改善方案。
  3. 辦理1場次循環經濟產業進入資本市場說明會。
(五) 維運工業廢棄物資源化資訊網及提供諮詢服務
  1. 維護工業廢棄物清理與資源化資訊網內容,並完成111件諮詢問題之回復。
  2. 發行12期工業廢棄物清理與資源化資訊網電子報。

五、產業資源循環推動輔導

(一) 產業循環經濟輔導
  1. 提供2個產業別共8廠次循環經濟輔導。
  2. 輔導2家廠商導入國際循環經濟相關指引、標準、標章制度等。
(二) 產業循環創新及減碳效益評析

輔導2廠產源端推動綠色設計或源頭減量之推動及實施。

(三) 產業資源循環推動成果廣宣
  1. 辦理1場次計畫輔導說明會,說明各項輔導之重點資源及預期效益。
  2. 蒐研亞太地區國家環保及資源循環商情並累計共刊登58件環保商情資訊。
回上一頁